江陰市昌帆機械軋輥有限公司

江陰市昌帆機械軋輥有限公司生産冷軋輥的專業企業

全國24小時咨詢熱線0510-86082811

News information

新聞資訊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常見問題

鍛鋼冷軋工藝流程及特點

來源:江陰市昌帆機械軋輥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7-24 10:01:48 浏覽人次:1872

 
所謂鍛鋼冷軋生産,不是單純的“冷軋”。在冷軋前還要退火、酸洗、修磨等,冷軋後還要平整、矯直、剪切、垛闆等,所以實際上是從熱軋卷開始直到生産出冷軋成品的全過程。
  由于鍛鋼冷軋的特性和對産品質量的特殊要求,冷軋生産工藝具有下列特點:
  ①鍛鋼冷軋是一種高合金鋼,軋制變形抗力較大。爲了進行高效率、高精度的軋制,應采用剛性大的軋機,一般采用多輥冷軋機。
  ②帶鋼在可逆式軋機上冷軋時,纏繞在卷取機上的頭尾部分得不到壓下,被切掉成爲廢品。爲改變這種狀況以提高成材率,帶鋼兩端在軋前都要焊接引帶;另外,如果熱軋卷重量太小時,爲提高軋制效率和成材率,鋼卷還需預先并卷焊接;在連續退火和酸洗機組上,由于是連續作業,鋼帶頭尾連接也需要焊接。所以,焊接是鍛鋼冷軋生産不可缺少的環節。但是,鍛鋼冷軋的焊接不同于普通鋼,比一般鋼難焊得多;特别是有些焊縫還需經受壓下,對焊接質量的要求也嚴格得多。因此,特殊的焊接工藝也是鍛鋼冷軋冷軋帶鋼生産的一個特點。
  ③鍛鋼冷軋生産過程中,原料(熱軋卷)要退火,冷軋過程中要中間退火,最終成品還要退火,故退火是生産中的重要環節。而鍛鋼冷軋的種類很多,各種鋼的屬性不同,熱處理的目的、方法和要求都不同于一般,有一套獨特的工藝制度。
  ④鍛鋼冷軋是一種高級鋼材産品,對表面質量的要求十分嚴格,不僅不允許殘留前工序帶來的冶金缺陷,而且不允許有冷軋加工過程造成的明顯缺陷。爲此,生産過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消除和防護的措施。例如:爲消除熱軋的氧化鐵皮,熱軋帶鋼要噴丸處理和酸洗;爲消除坯料帶來的缺陷和冷軋、熱處理後造成的缺陷,帶鋼往往要在修磨機組上修磨;爲保證冷軋後的表面質量,對軋輥的研磨有非常嚴格的要求;爲了防止生産過程中擦劃傷,要求各機組的鋼卷卷緊、卷齊,而且冷軋前後的許多機組卷取時都要在鋼卷的層間墊上工藝紙;另外,在容易産生擦劃傷的操作和設備上也采取了一些特殊防護措施;爲了得到良好的、均勻的表面光澤,成品退火後還要酸洗,有特殊要求的光亮闆還要進行保護氣氛退火;爲保護成品的表面,有的産品表面還要覆膜等等。總之,鍛鋼冷軋的生産,是一個精工細作的工藝過程,這是其他鋼種不可比拟的。
  ⑤鍛鋼冷軋的精整也不同于普通鋼,有一些特殊要求,例如:平整工序既要改善闆形,還采用光潔度很高(麻面闆除外)的軋輥,生産出光滑的2B鋼闆,對于鐵素體鋼還要通過控制平整的壓下量(或延伸率)來改善鋼闆的成形加工性能,這實際上是一種調質軋制。鍛鋼冷軋由于鋼質較硬,同時對平整度要求嚴格,必須用強力矯直機矯直,而且不同厚度的産品往往需用不同的矯直方法。鍛鋼冷軋冷軋産品通常以成卷和切闆兩種方式交貨,有的還需要分條交貨。因此,現代化的鍛鋼冷軋冷軋廠要分别設置縱切和橫切機組。
  ⑥冷軋不鏽的生産是多機組聯合作業,工序平衡和工序管理十分重要,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生産調度系統,才能保證持續地優質生産。另外,冷軋不鏽鋼廠的設備是比較複雜的,機組多,高、精、尖設備多,涉及到機、電、儀表自動化、熱工等各個方面的技術,搞好設備管理是提高生産水平和産品質量的根本保證。
  鍛鋼冷軋工藝流程
  鍛鋼冷軋帶的生産工藝與一般冷軋帶鋼生産工藝的區别在于鍛鋼冷軋闆帶在冷軋前必須先經退火和在生産過程中必須随時保持帶鋼表面的潔淨,以提高成品率和抗腐蝕性能。
  鍛鋼冷軋帶的生産工藝流程大緻如下:熱軋帶鋼(坯料)一退火,堿、酸洗一檢查修磨一冷軋一退火,堿、酸洗一平整一抛光一剪切一檢查分類一包裝一入庫。
  鐵素體鋼和馬氏體鋼的退火時間較長,目的是便于再結晶和溶解碳化物。通常在罩式爐中退火,退火溫度約800℃,保溫2~6h。鐵素體鋼要在空氣中迅速冷卻,以防脆化。馬氏體鋼不允許快速冷卻,以免引起過大的内應力及硬化裂紋。奧氏體鋼在連續爐中加熱溫度爲1000~1100℃,在水中或空氣中迅速冷卻。
  退火後的帶鋼先經抛丸處理,打碎表面氧化鐵皮,經刷洗後進入酸洗槽,徹底清除氧化鐵皮和使表面鈍化。一般用硝酸或硫酸進行酸洗。硝酸溶液溫度爲20~55℃,硫酸溶液溫度爲50~70℃。
  鍛鋼冷軋帶坯的退火和酸洗一般在退火酸洗機組中進行。
  酸洗後的帶鋼經檢查後,在帶式修磨機上整修表面缺陷,然後送冷軋機軋制。鍛鋼冷軋屬于難變形鋼,冷軋時容易産生加工硬化,特别是多道次低壓縮率軋制時更爲明顯。鍛鋼冷軋帶一般在四輥軋機和多輥軋機上軋制,如采用偏八輥軋機(MKW軋機)和二十輥軋機等。對于較易軋制的奧氏體鋼,每道次壓縮率不超過25%,每軋程的總壓縮率不超過75%。對于碳含量較高的馬氏體鋼,每道次壓縮率爲15%,每軋程總壓縮率不大于50%。
  一個軋程完成後,需經中間退火酸洗,消除冷軋加工硬化(再結晶退火)。對于奧氏體鋼,加熱溫度爲1050~1080℃。對于鐵素體和馬氏體鋼,加熱溫度爲800℃左右。加熱後在水、空氣或蒸汽中淬冷。在熱處理過程中産生的鐵皮在鹽浴爐中氧化和疏松,以利酸洗。
  酸洗後需對帶鋼表面進行檢查,并在修磨機上清除缺陷。成品鍛鋼冷軋帶進行光亮退火,即在無氧化氣氛中作最後一次再結晶退火。通常采用分解氨做保護氣體。
  經過光亮退火後,一般不再進行研磨和抛光,以保持已獲得的帶鋼表面粗糙度。平整的目的在于改善帶鋼表面質量,同時也可改善帶鋼的闆形和消除屈服平台。平整時的壓縮率一般不超過2%。爲了獲得極其光潔的帶鋼表面,在平整過程中軋輥應經常抛光。
  爲了提高鍛鋼冷軋帶的抗腐蝕性能,對于某些特殊品種的鍛鋼冷軋帶還要進行研磨和抛光。一般采用濕式研磨(用油和乳化液),研磨時要防止由于鍛鋼冷軋導熱性能差而産生的灼斑或裂紋。抛光工序由抛光和擦淨兩部分組成。一般用乳化液做抛光劑。爲防止帶鋼表面劃傷,整個工藝過程中所有與帶鋼接觸的輥子表面必須十分光潔,或采用包膠輥。卷取時,必須在每層間墊上紙帶。成品收集更需要每層間墊紙,以保護表面不緻相互擦傷。